9月18日,徐华林老师走进深圳市龙华区龙华第三小学,以《飞羽寻踪——红树林观鸟》为题,为师生带来一场精彩演讲。他凭借生动语言与详实图文,引领同学们踏入鸟类的神奇世界,开启自然与知识交融的探索之旅。本次活动由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,深圳市龙华区科学技术协会、深圳市专家人才联合会、深圳市龙华区龙华第三小学承办。
演讲内容围绕“了解鸟类”“观鸟文化”“如何观鸟”和“常见鸟类”四个板块展开。徐老师首先从鸟类的定义切入,详解其基本特征、分类方式、数量分布及身体结构,尤其强调羽毛的功能与多样性。他还以代号“E7”的斑尾塍鹬为例:这只雌鸟只耗费了8.2天的时间,不吃不喝不睡觉,连续飞行11587公里,斜跨太平洋从美国阿拉斯加直抵新西兰,创下鸟类不间断飞行的最长纪录,让同学们深刻感受鸟类迁徙的奇迹和生命的坚韧伟大。
在“观鸟文化”环节,徐老师融入古诗词、成语、音乐、舞蹈、绘画等多元素材,展现鸟类在中国文化中的深远影响,助力同学们提升文化认同与审美素养。
最后,徐老师详细讲解了观鸟的实用技巧,包括设备选择、图鉴使用、观鸟地点与时间等,并鼓励同学们从身边开始,推开窗户、走进自然,去发现和记录鸟类的美丽与智慧。
本次演讲既以科学知识揭开鸟类世界的神秘面纱,又借文化元素丰富精神体验,更以实用技巧点燃同学们探索自然的热情,为师生搭建了一座连接课堂与自然、知识与实践的桥梁,有效推动了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双重提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