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深圳科普课堂》:202334拥有千年历史的中国黄酒

  生活多姿多彩 科普无处不在

  《深圳科普课堂》:拥有千年历史的中国黄酒

  (背景:大家在王姐家中聚餐)

  背景音:敲门声、咚咚咚

  王姐:哎呀~人来了就行,还带什么礼物啊,这么客气作什么

  小美:王姐辛苦了,给我们准备了这么一大桌子菜,我在楼道里就闻到香味咯

  王姐:哪里哪里,就是一些家常菜,大家不嫌弃就好

  高主任:咱们大家难得一聚,我带了点喝的,给大家助助兴

  老刘:哟,高主任您这带什么好东西啊,这坛子看起来古色古香的,快给咱大伙瞧瞧

  大卫:欸这个我知道,一看就知道高主任今天拿出来就是一坛好酒,哟~这可是国粹黄酒啊,是中国最古老的酒种,还是物质文化遗产呢

  高主任:还是大卫你懂行,黄酒的历史远在白酒之前,起源于谷物酿酒,早在9000年前就有用大米做的酒了,到唐朝出现了煎酒、榨酒这两种技术,黄酒也在这一阶段得到发展,最终在元朝时期,中国发酵酒的酿造基本摆脱了浊酒的困扰,进入了黄酒的阶段。酒呈黄色或红色,或赤黄色、棕黄色,因为在酿造、贮藏过程中,酒中的糖分与氨基酸发生了反应。

  老刘:哇,这酒好香啊,喝过白酒啤酒红酒,还没尝过黄酒是什么味道呢,今天咱们是有口福咯

  高主任:现在的黄酒也有南北派之分,北派黄酒以山西代县黄酒、山东即墨黄酒等为代表,通常使用大黄米酿酒,以浓郁的甜型黄酒为骨干,色重味重,酒体厚实。南派黄酒以绍兴黄酒、石门库黄酒和客家娘酒等为代表,酿制原料一般用糯米,以清爽的干型黄酒为亮点,讲究色轻味醇,酒体细润。

  王姐:黄酒这么早就酿造出来了,古人的智慧真是无穷啊,这是怎么酿出来的

  高主任:酿造黄酒的主要原料是稻米,酿制的过程复杂而微妙,但是总的来说,分为九步:浸米、蒸饭、拌曲、酝酿、开耙、酿熟、上榨、煎煮、装坛。几乎步步都是为了发酵能够更加完美。

  老刘:其它步骤我知道,开耙是什么?

  大卫:开耙,指的是发酵期间的搅拌冷却,作用是调节发酵的温度,补充新鲜空气,这样利于酵母生长繁殖。掌握开耙技术的人,被称为“酒头脑”,开耙的时候,他们会用听、嗅、尝、摸4种方式,来辨别发酵的老嫩,经验丰富的“酒头脑”有时比任何现代化的仪器还要敏锐。

  高主任:黄酒随着时间的增加,酒精度慢慢下降,酯香一点一点增加,越久越浓香,大家今天喝个尽兴

  老刘:有王姐这一桌子菜和这么好的酒,我今天就放肆喝一回

  小美:也别喝太多了,醉酒伤身体,大家微醺就好,不要贪杯哦

  王姐:来来来!快趁热多吃点~

  众人和声:来、干杯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