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活多姿多彩 科普无处不在
《科普课堂》:古籍修复的现代科技
古籍修复馆参观
导游:古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,蕴含着华夏数千年的精神密码。虽说“纸寿千年”,但它们也会被光阴侵蚀,这就需要一代代能工巧匠的补缀。才得以保存至今。
晶晶:爸爸,这些古籍经历了这么多年,还能这么完好的保留下来,太了不起了。我的作业本一学期就烂掉了。
周医生:哈哈,那你也得学习一下了。目前古籍修复除了传统的人工作业技术外,现在还用上了“高科技”方法。
晶晶:现代科技修复古籍?这么厉害!我也想学
导游:没错了,如果纸质文献破损非常严重,我们可以使用多功能修复台,在上面进行负压除尘、超声波加湿、透射式照明,借助这些新科技,古书的修复效果会更好。
晶晶:哎,这个是什么呀,长得好像打印机呀
周医生:这个是纸浆补书机,如果古籍书叶虫蛀虫洞较多,可以使用他修复,利用纸浆悬浮液随水流流动的原理,将纸浆滞留在破洞处,实现自动修补,修复效率大幅提高。
导游:用这台机器,几十秒就能补好一页书,书越破就越用它补。用这台机器修补古籍,一人一天可以修补40页,但要是人工修补一件一级破损的古籍,一天只能修补1到4页,效率就会低很多。
晶晶:科技真是个好东西,但是是不是所有修复都可以机器完成呢?
周医生:以前的师傅就靠手摸,是麻纸、竹纸还是混料纸,一摸便知,但这个手艺没个十年八年是学不出来了,即便是学出来了,也有摸错的时候。现在有了精密的机器,就方便多了。
导游:比如现在有了显微镜,把书放在显微镜下,一下子就能鉴别纸张的成分,再厉害的修复师也比不过显微镜,这就是“高科技”的好处。而且不用需要很多个老师傅,就能很快完成。还有另一个可以让高技术大显身手的地方,是解决“酸化”
晶晶:酸化?那是什么啊?
周医生:酸化可是全球性古籍保护难题。木材、竹子、稻草等造纸原料,有的本身就是酸性物质,有的则通过长期的氧化、水解产生酸性物质,再加上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更加速了纸张的酸化。
导游:但是,目前我们已经研制出无闪点、安全性更高的脱酸溶剂,以及小型一体化批量脱酸试验机,有效实现脱酸。这台设备可以一次放入四五十本书,并通过导入溶液、浸泡摇摆、排出溶液、加热烘干,最终取出已脱酸的图书。
晶晶:原来是这样啊!
周医生:对呀,所以高科技非常有利的帮助我们修复古籍,可以说是“今为古用”了。
导游:古籍资源是国家的、全民族的,只有大家一起协同合作吗,才能最大化地利用和保护好古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