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深圳科普课堂》:2023A4科技助力非遗

  生活多姿多彩 科普无处不在

  《科普课堂》:科技助力非遗

  【深圳文博会现场】

  开头:(喧闹的人群声)

  王姐:小美,你看这人真是多啊~在深圳这么多年,我这还是第一次来文博会呢,

  老刘:这次我也和你们年轻人赶了一回时髦呢,真的开了眼界咯。

  小美:哈哈,难得有这么好的机会,大家一起逛更有意思嘛!

  高主任:我主要是对非遗文化感兴趣,咱们深圳的发展这么快,这些非遗文化该如何传承下来是我很想知道的。

  大卫:那您这次真是来对地方了,在这次文博会上,会展示科技赋能如何助力非遗保护传承,我们现在先去非遗文化数字展厅。

  小美:大家快来体验这个VR,我们点击屏幕可以进入VR云上展馆,沉浸式“云参观”大美非遗。

  王姐:哇这太神奇了,真的跟自己身临其境一样!

  大卫:这个是通过VR技术实现的,它是基于全景图像的真实场景虚拟现实技术,借助智能手机、传感设备和全景摄像头,实现全方位互动式观看的真实场景,让非遗实体影响瞬间“活现”眼前。再给您看个神奇的,我用手机扫一下这个年画,您看出什么来了吗?

  老刘:哎呀,这个年画上的鱼动起来了,感觉就要跳出来了,这是什么魔术吗?

  小美:这个是AR技术,它是以三维、扩展、互动的方式为我们提供信息增量,让信息插上虚拟媒介的翅膀,为参与者带来多元的立体展示,所以我们能看到鱼好像在游动一样。

  大卫:除去这两个数字技术,还有一个跟人的形象接近,像人一样说话、行动的虚拟数字人技术呢,它通过数字化人物形象,提供更多个性化的文化服务,在非遗传播中为观众带来沉浸式、陪伴式的文化体验。

  高主任:现在这科技发展真是了不得啊,通过数字技术可以让大家跟非遗文化的互动体验更强,还可以观赏玩乐,让非遗文化活起来了,你们看这些数字藏品,把高超的非遗技艺很好的留存了下来。

  小美:是啊,数字藏品真的让我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魅力,这种使用区块链技术进行唯一标识的、经过再创作形成的数字化特定作品,物美价廉,每次交易都会被区块链记录,买家可以进行溯源、验证真伪,如果有人侵权,还可以提供证据进行维权。

  王姐:通过这次数字技术,我第一次了解了这么多的非遗文化,看到那些手艺人超高的技巧和复杂的工艺流程,我感觉人类的智慧真是无穷啊,我们真的要保护好这些文化。

  大卫:是啊,原来觉得非遗文化离我们年轻人很远,但是今天看到这些数字技术的呈现,觉得跟我们的审美趣味是很契合的,还充分展现了中华历史之美、文化之美!